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197章 解元!

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197章解元!这几日子黄时行的心情好得很。

  通过作弊提前得到了考卷,黄时行考完之后就在同学中夸下海口,必中五经魁。

  五经魁就是乡试前五名,乡试和会试的前几名是非常荣耀的事情,日后编写登科录的时候,也是以五经魁为首,算是读书人科举的荣耀。

  黄时行在外面吹,延平府的读书人自然也有不少看不惯的,一切就都等着乡试揭榜的那一刻。

  魁星楼就在贡院外不远,黄时行此时包下了魁星楼的顶楼,从这里可以俯瞰贡院的景象。

  他贴身的书童早就已经挤进了贡院广场中,只等到揭榜的那一刻就会返回魁星楼报告。

  黄时行志得意满,在场的小弟们也都各怀心思,贡院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。

  而此时在南禅寺中,陈朝源等同学已经准备出门看榜了。

  “汝霖兄真的不去?”

  苏泽笑了笑说道:“你们去吧,等回来告诉我消息就行了。”

  陈朝源以为苏泽是心高气傲,这一次乡试考的不好才不去的,所以也没有再邀请。

  三千士子登科九十,乡试实在是太残酷了,所以才有范进中举那样的失态。

  其实对于陈朝源这些第一次参加乡试的生员来说,能一次就考上实在是太天方夜谭了。

  大家心中都清楚,看榜也不过是体验一个过程,再说万一中了呢?

  这几天大家不是摆摊就是游山玩水,主要也是调整一个心态。

  但是苏泽天天将自己关在屋子里,众人都当他是没考好心情不好。

  众人结伴出来,韩历说道:“汝霖兄是不是压力太大了?我们延平府哪个举人不是考了好几年的,全福建能第一年考上的都是凤毛麟角。”

  李起元也说道:“是啊是啊,这些日子汝霖天天憋在禅房中,可别憋出什么病来。”

  陈朝源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在海教谕门下读书的时候,就是汝霖成绩最好,读书也是最认真的,他的毅力是我等所不能及的。但从县试以来汝霖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,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。”

  韩历说道:“乡试就是这样啊,就算是小三元,乡试中也没有任何优待,七篇经义写不好依然要被黜落。”

  陈朝源看了看禅房说道:“我已经请慈恩方丈劝劝汝霖,我等先去看榜。”

  众人纷纷说道:“还是陈兄周到!”

  众人结伴前往贡院看榜,苏泽还在筹备治闽江的方案。

  苏泽这些日子憋在屋子里,用木头和沙子制作了一只闽江的沙盘,他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沙盘。

  闽江,是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,发源于福建、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乡.

  建溪、富屯溪、沙溪三大主要支流都在南平附近汇聚,想要治理闽江还是要在南平。

  苏泽在南平做了标记,闽江经常泛滥,后世建国之后修建了安砂九龙湖水库之后,泛滥才减少。

  九龙湖水库的位置也在南平华阳山附近,这里原本是几个天然湖泊,将这些湖泊连接入闽江,再筑造大坝就能蓄水了。

  除了九龙湖水库之外,闽江下游的古田溪也经常泛滥。

  古田溪的水流湍急,在后世时空建国后修建了古田溪水田站,这里水力资源充沛,可以建造铸币工坊来充分利用水力。

  怪不得古人说要治闽先治闽江,研究了水文图以后,苏泽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大撒币工程实在是太想当然了。

  福建境内的五江三溪,要全部治理怕是没有十年都完不成,这还是在相当高效的组织能力下才能达到的。

  以大明朝官场这个样子,估计大部分的工程也都是做做样子。

  苏泽看向九龙湖水坝的标记,若是能修成九龙湖水库这么一件事,也足以让陶公公名流千古了。

  既然如此,那这次回去最重要的事情就修建九龙湖水坝。

  苏泽打定了主意,这次回去先要实地考察水坝附近的情况,然后请陶公公调集延平府的人力,将这座水坝修成。

  只要能修成这么一座水坝,那闽江就可以好几年没事了。

  这时候突然门敲响了,苏泽打开门,只看到一个光头老和尚站在门口。

  这个老和尚苏泽也见过几次,正是西禅寺的慈恩方丈。

  自己住的人家的房子,苏泽将慈恩方丈请进了屋子。

  “阿弥陀佛,苏施主不去看榜吗?”

  苏泽笑了笑说道:“中了就是中了,不中就是不中,看不看榜又不能影响京榜,看与不看有什么区别呢?”

  乡试张的榜是加盖了朝廷玺印的专门榜单,是知贡举汪道昆从京师带过来的,所以称之为京榜。

  苏泽这么一说,慈恩方丈一笑,这位苏施主竟然还会打机锋,也是个有趣的人物。

  苏泽也看着老和尚,这位慈安方丈也是个妙人,这些日子在西禅寺中,也经常听到小沙弥说起他。

  西禅寺虽然始建于唐代,但是多有损毁,在慈安方丈接任之前,慈安寺的佛塔都倾倒了。

  接任之后,这位方丈一边化缘,一边带领全寺的和尚做土木活儿,做木匠活儿,竟然将倾颓的佛塔扶正了,然后一栋一梁,一砖一瓦的重新修了西禅寺。

  这些年西禅寺才逐渐香火旺盛起来。

  对于这种实干的和尚,苏泽也没有多少恶感。

  这时候老和尚看到了苏泽身后的沙盘,他听僧人说苏泽接了木工工具,没想到他竟然在做这样的东西。

  慈恩方丈对苏泽说道:“苏施主,拿东西能看看吗?”

  “请便。”

  慈恩方丈走过去,看到精巧的沙盘,苏泽还用剩余的木头做了水车小模型来代表水力铸币厂,慈恩方丈拿起一个更是啧啧称妙。

  “这些都是苏施主自己做的?”

  苏泽点点头,慈恩方丈又看沙盘问道:“这是?这是闽江?”

  苏泽高看了老和尚一眼,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是没有地图看的,能一眼看出这是闽江,苏泽已经决定很惊奇了。

  老和尚说道:“贫僧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过福建,当年就是沿着闽江走的,这么看果然是闽江啊。”

  老和尚又问道:“老僧冒昧,请问苏施主是要做什么呢?”

  苏泽坦然说道:“治闽江。”

  老和尚愕然,治江?

  你一个举人都不是的,想要治江?

  可是老和尚看着栩栩如生的沙盘,钦佩的合十说道:“阿弥陀佛,苏施主是有普度众生的大志向的,佩服佩服!”

  慈恩方丈想了想说道:“在修复本寺佛塔的时候,贫僧找到一本奇书,也是靠着这本奇书才完成了佛寺的修葺,不过书中还有很多老和尚看不懂的地方。”

  “苏施主既然要治江,想必也要用到这些匠人活儿。”

  说完这些,慈恩方丈吩咐门口的小沙弥,去藏经阁取书过来。

  苏泽也来了兴趣,他参观西禅寺的时候,也发现这座寺院虽然是新建,但是和当代的寺庙风格并不相同,反而有些唐宋建筑的大气。

  唐宋建筑和明清建筑是截然不同的,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战乱导致的建造技术断代。

 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工匠行业本身就是口传心授,很多工匠家族都在战乱中绝后了,技术自然也传不下来。

  别说是建筑技术,就连军事工程技术都失传了不少,明修的城墙比唐宋城墙要新,但是比唐宋修的城墙都差不少。

  过了一会儿,小沙弥捧着一本古书,来到了单房中。

  慈恩方丈将书递给苏泽说道:“也不知道这本书是何人所做,书上记录了大量房屋殿宇的建筑方法,也有河坝城墙的建造规制,苏施主若是觉得有用,可以将它抄了去。”

  苏泽翻看一看,当场惊呼了起来,这本书竟然是《营造法式》!

  “是藏于佛塔中的?”

  慈恩方丈看到苏泽认识这本书,疑惑的问道:“苏施主认识这本书?”

  认识,怎么不认识,这本书在木工建筑业可是大大有名!

  《营造法式》是宋代李诫创作的建筑学著作,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《木经》的基础上编成的。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、施工的规范书。

  这本书上记录了宋代总结的前面历代的建筑心得,提出了一整套的施工规范,是古代木质建筑的集大成之作!

  只不过元代的战乱,而书上有很多建筑行业的黑话,大明的匠人竟然看不懂而让这本书近乎失传。

  等到解读出书中的全部内容,还是在后世梁思成夫妇探索残存的古建筑,又结合古代文献档案,才将整本书解读了出来。

  苏泽也没想到,慈恩这个老和尚竟然是靠的这本书重修的西禅寺!

  也难怪西禅寺虽然是本朝重建的,却又唐宋遗风,原来是这样!

  苏泽拿起这本书爱不释手,慈恩和尚疑惑的问道:“苏施主能看得懂这本书?”

  苏泽点点头,他将序言讲解给了老和尚听,慈恩方丈豁然开朗,之前的疑惑一扫而空。

  他肃然说道:“苏相公大才!这本书本寺已经抄录了,原本就送给苏相公吧!”

  苏泽一惊,宋代古书价值连城,这虽然是一本木匠书,但也是装帧精美还配合了很多插图的,大把的藏书家会高价收藏。

  但是慈恩和尚说道:“贫僧年轻时候曾经顺着闽江游历过,知道百姓水患之苦,若是苏相公能用这本书上的东西治河,那就是贫僧的功德了!阿弥陀佛!”

  苏泽肃然,他见过不少唯利是图的和尚,也见过嚣张跋扈的道士,难免也对这些人有些偏见。

  果然不能刻板印象,这慈恩和尚确实是有慈悲心的。

  两人又开始交流起木工心得来了,两人越谈越是投机,这老和尚施工经验丰富,为了修建佛寺也花了很大的力气。

  苏泽的木工也有Lv5,但是见识不凡能够看得懂《营造法式》,双方一番交流,苏泽就听到系统提示。

  【交流木工心得,木匠技能经验+50】

  【交流木工心得,木匠技能经验+50】

  看着上涨的经验,苏泽只觉得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更加顺眼了,自己怎么早没发现这个刷经验的好地方!

  魁星楼上,人群突然骚动起来。

  “张榜了!”

  黄时行装作淡定的样子,实际上后悔为何不亲自去看榜。

  此时他心中万分忐忑,只是希望跑腿的书童快点回来。

  可是又不希望书童回来的太快,因为京榜是从下往上挂起来的,最先露出来的是后面的名次,最先看到的就是名次靠后的。

  此时靠着于宗朝军户出身的强健体格,陈朝源等人也已经挤进了榜单旁。

  “福建乡试九十名,福建延平府南平县黄时行,易经”。

  第一个名字就是认识的人,众人纷纷吸了一口气。

  这黄公子果然中了啊,想到对方的年纪,众人心中也是百感交集。

  京榜慢慢挂起来,众人的心都悬着,可是一直看到四十多名,依然没有南平读书人上榜。

  再往上就不敢想了,陈朝源叹了一口气,自己中没中心中还没数吗?不过是心存幻想罢了。

  魁星楼上,众多世子都焦急的等待,这时候听到登楼声。

  “中了!公子中了!”

  黄时行的书童奔上楼来,满脸激动的喊道。

  可是黄时行心中咯噔了一下,京榜都还没张完,自己就中了?

  一个跟班拉着书童问道:“中了?多少名?”

  书童冲过来说道:“恭喜公子!高中乡试九十名!”

  这下子魁星楼上再也忍不住了,不少被黄时行强行邀请来的,或者是来蹭饭的读书人笑了出来。

  第九十名,不就是最后一名吗?

  黄时行的脸色铁青。

  这时候他一个铁杆跟班拍案而起说道:“不可能!黄兄才中最后一名?肯定是有问题!必须要覆试!”

  覆试就是中榜的举人重新考试,因为越来越多的科举弊案,很多主考官都会覆试一场。

  也有考生觉得成绩不公平,闹事到最后主考官决定覆试的情况。

  听到覆试,黄时行的脸色更白了,他连忙说道:“反正中了,最后一名也是中了,喝酒喝酒!”

  那个跟班还是不依不饶的说道:“解元是谁?是不是又是福州府的?每次都是福州府的人中解元,还有公平可言吗?”

  魁星楼上的延平府士子们都群情激奋起来。

  在看榜的陈朝源等人也觉得非常惨烈,延平府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人上榜,前四十名一个延平府的读书人都没有。

  这些年来福州府和泉州府拉开了和其他府的差距,近几十年解元都几乎出自两府。

  延平府士子更觉得脸上无光,等到京榜全部拉起来,陈朝源揉了揉眼睛。

  “福建乡试第一名,福建延平府南平县苏泽,春秋”!

  昨天高考出分了,如果有读者高考,祝愿金榜题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