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宋韵梅花 > 番外九:南行(2)

  离开了婺州,黄溍的下一站是两浙东南部的重镇温州,这里,也曾经是行朝的落脚地,还有一座与大宋颇有渊源的寺院江心寺。

  “这张椅子,是当年高宗皇帝坐过的椅子,一百多年后,端宗皇帝又曾在此接受朝拜,誓言兴复大宋!”

  默默地听着寺院里僧人的介绍,黄溍不由得连连点头,直到僧人带着他在寺院里转了一圈,来到了院子中间。

  “长老,我想独自走走,有劳了!”

  “施主随性便是,贫僧就不跟随了!”

  僧人走后,黄溍再次走进了殿内,看着那张空无一人的椅子,他却只是摇头叹息。

  “一汴二杭三闽四广,难道,真是造化弄人?”

  大德五年六月十五。

  黄溍乘坐海船,从温州出海,经过三天的航行,终于来到了福州城,这里曾是五代时期闽国的都城,和大宋统治时期相比,这里也是萧条了不少,不仅进港的海舶少了许多,甚至,连商人都不敢公开在码头上做买卖了,只能到通往城区的官道上招揽顾客。

  “客官,想去哪?”

  黄溍刚刚下船,一个车夫就赶着驴车迎了上来,而黄溍则打量了车夫一眼,故作随意地问道:

  “我要到旧宋行宫,要价几何?”

  车夫盘算片刻,毕恭毕敬地回答道:

  “回客官,你说的是泰山宫吧?五十钱便可!”

  “泰山宫?是何神也?”

  看着黄溍那副诧异的神色,车夫点了点头,回答道:

  “正是,如今,鞑子汉奸统治这里,人们皆敢怒不敢言,又有谁敢提大宋?”

  “那……带我去看看!”

  车夫嘿嘿一笑,鞠了一躬,说道:

  “好嘞,客官请!”

  驴车开动,向着泰山宫的方向而去,一路上,黄溍都在盘算着,昔日的行宫,为何会被福州人改成泰山宫,莫非,是在纪念行朝的哪个大人物?亦或者,就是为了纪念端宗皇帝?

  “客官,到了!”

  驴车停下,黄溍走下车一看,只见,泰山宫是一座宫观,这里香火旺盛,人流如织,看起来,似乎与昔日的行宫,根本扯不上关系。

  走进泰山宫的大门,黄溍这才发现,在正殿里,供奉着八尊塑像,其中,两个是小孩,两个是女性,另外四个,则有三个是文官,一个是武将装束。

  “难道,这就是赵珍珠和皇上的塑像?”

  “这位公子,说的可谓是一点不错!”

  再度遇上热忱之人,黄溍不由得有些诧异,回眸一看,这才发现,这个人不是别人,而是一介年轻妇人。

  “在下是黄溍,你是何人?”

  年轻妇人轻轻地笑了笑,脸颊微红,略带娇羞地回答道:

  “我就是大宋皇后杨思妍,本来,我只想来此祭拜我娘,为我的儿女祈福,却不想,竟然可以遇上你,那好吧,我回和你聊聊我娘的故事吧!”

  “这?这不得体吧?”

  “怕什么,莫非你想卖了我不成?”

  说到这,杨思妍就将他带到了殿宇的角落,这里较为僻静,又可以看到塑像,但是,却也不大引人注目。

  “反正,我也闲得无聊,不如就和你谈谈我娘的往事吧!”

  看着眼前的塑像,黄溍陷入了思索,忽然,他闭上眼,刹那间,就回到了过去的岁月之中。

  二十五年前,景炎元年。

  一天深夜,喝得醉醺醺的杨亮节来到了赵珍珠的住处,此刻,赵珍珠已经准备睡下,而杨亮节的突然到访,则令她多少有些措手不及。

  “杨亮节,你不是与我势不两立吗?这次,你不会是想杀我了吧?”

  “珍珠,你是珍媞的姐姐,我怎敢杀你?”

  赵珍珠不安地打量着他,脸色也随时间的推移,渐渐地变得惨白,而杨亮节却是气定神闲,开门见山似的说道:

  “珍珠,事到如今,福州已经被包围,继续坚守福州也已无必要,不如,还是南下撤往泉州吧,此事,高宗陛下亦曾有此先例!”

  此言既出,赵珍珠也沉默了,思量许久,她不禁苦笑一声,说道:

  “此事,不是你我可以说的算的,不如,还是交由朝廷讨论,再做决断吧?”

  “也好!”

  杨亮节冷哼一声,坐到了赵珍珠的身旁,忽然,趁着赵珍珠不注意,他伸出手,一把抓住了赵珍珠的手腕。

  “你……你快放开我!这样成何体统?”

  赵珍珠着实一惊,赶忙收回了手,将双手放在了胸前:

  “我已经是有夫之妇了,你也有家室了,娶的还是我妹,又岂能做出如此龌龊之事?”

  赵珍珠的怒斥,让杨亮节霎时就清醒了过来,看着她抽泣的样子,杨亮节赶忙朝着她拱了拱手,而后,就匆忙离去了。

  “看来,如今已经是非撤不可了!”

  次日清晨,赵珍珠去了福州州衙,见了福州知州王积翁,而此刻,通过安插在王积翁身边的眼线,赵珍珠的内心却十分清楚,只要元军一到,他定然会选择投降元军,并将福州献出……

  至于赵珍珠,她之所以没有选择抓王积翁,只是因为,她觉得如今想要投敌者,可谓是多如牛毛,并非只有王积翁一人有叛变的想法,因此,只要王积翁没有对朝廷动手的迹象,她就不会急着动手,而是选择静观其变。

  “公主殿下,对于本官的选择,你不会不知道吧?”

  “你……你想干什么?”

  赵珍珠如梦初醒,直到这时,她才发现,一切似乎并不像她所想一样,悉数在她的掌控之中,而王积翁的野心,看起来,也绝非只有投敌这么简单。

  “干什么?公主殿下冰雪聪明,不会猜不到吧?”

  听着赵珍珠略带惊恐的言语,王积翁却是哈哈大笑,眼瞅着四周无人,他也不顾礼节,跨上前,一把揪住了赵珍珠的发髻,将她拖到了自己的身旁。

  “赵珍珠啊赵珍珠,要是我想杀你,岂不是易如反掌?”

  “狗贼,你可真是放肆啊!”

  赵珍珠气愤至极,扬起手,刚想送王积翁两个大嘴巴子,而王积翁这个糟老头子却是眼疾手快,一把抓住了赵珍珠的手腕:

  “哟,公主殿下,你不过一介妇人,还想把持朝政,难道,你平日里如此骄横,就不怕哪天会死无全尸吗?”

  “若是能为大宋天下而死,我视死如归!”

  赵珍珠矜持地抬起头,脸色变得波澜不惊:

  “难道,你以为我和你一样,都是贪生怕死之辈?我告诉你,纵使死无葬身之地,纵使成灰,我也绝不会随同你等卖国求荣!要杀要剐,你就来吧,我身为大宋公主,国家落到这步田地,早就应该刀斧加身了!”

  此言既出,王积翁却忽然松了手,将赵珍珠一把丢到了角落,而赵珍珠则依旧是神情平静,不慌不忙地提出了自己最后的要求:

  “王积翁,我告诉你,我今天来你这里,也不是为了阻止你做什么,只是,在我带领朝廷南撤之后,我希望你将朝廷剩下的钱粮,全部留给民众,如今,天下屡屡遭遇兵戈,民众无以为生,若是能够将钱粮分给百姓,则也是好事一桩!”

  说完这些,赵珍珠脸色一沉,抓起桌上的短刀,对准了自己的咽喉,补充了句:

  “若是,你不按我说的做,或是再敢对我动手动脚,到时候,我就死在这里,让朝廷在南撤之前,将你夷灭九族!”

  “行行行,反正只是顺水人情罢了!”

  ……

  “结果呢,王积翁还真信了我娘的那一套,在朝廷南撤之时,任由民众取用福州官仓的钱粮,民众对宋廷感激涕零,就将行宫改为了祠堂用以纪念他们!”

  “看来,赵珍珠她,还很擅长收买人心?”

  杨思妍说完,黄溍也不由得叹了口气,随口问了一句。

  “哼,你呀,咋能这么说我娘?她是那种爱用小恩小惠收买人的家伙?”

  杨思妍瞪了他一眼,眉头一紧,似乎很恼火:

  “她这不是在收买人心,只是觉得,福州民众饱受战乱之苦,若是鞑子汉奸一来,恐怕,城池还将遭难,因此,不如将带不走的粮草分给民众,缓解燃眉之急!”

  杨思妍的这番“解释”,听起来多少有些掷地有声,令人多少不得不信她,无奈之下,黄溍也只好摇了摇头,改口说道:

  “看来,她还是有爱民济世之心,只是社稷倾颓,国将不国,颇有有心无力之感!”

  “算你识相!”

  杨思妍哼了哼,从包袱里掏出了一支笔,将其放在手心,直到这时,黄溍才发现,那根本不是什么笔,而是一把微型手枪。

  “这是我带来防身的手枪,哼,你也真是胆大,我娘已经去了二十年,没想到,你竟敢当着我的面侮辱她,要是刚才不改口,看我不……”

  说到这,杨思妍顿了顿,做了个“杀头”的动作,令黄溍不由得打了个寒战。

  “在下知晓!”

  黄溍点了点头,故意装出了一副知晓的样子,然而,在心里,却又有一个声音在对他说道:

  “看来,此女受刺激太深,还是远离她为好!”

  黄溍看了眼杨思妍的脸颊,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寒意,片刻过后,面对杨思妍的延请,他自然是给予了谢绝:

  “你是大宋皇后,在下不过是一介草民,又怎么能和你一起出游?若是我答应了你,在皇上看来,岂不是有失体统?”

  杨思妍收起手枪,抿了抿嘴唇,轻笑一声,说道:

  “你想多了,皇上说了,只要我小心些,不要落得我娘的下场,在大陆玩多久都可以,不过,现在世道这么乱,我觉得,我是不是应该找个人和我一起旅行呢?”

  手机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