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玄幻小说 > 逍遥小儒仙 > 第46章:除夕夜,新年至

  竹山的气氛越来越紧张。

  明明只是第九楼台的事情,可是整座竹山的力量都被调动了,其他楼台也在借此机会准备诗作。

  反而演变成了竹山的冲榜盛事。

  第九楼台的诗作五天之内确定好了,是由第三层楼的文士所作,听说受到了掌楼、副掌楼的一致赞赏,就连副山主都点了头。

  一层楼紧张压抑的气氛稍稍放松了些,但还是有些人不甘心。

  既然没办法成为主推诗文,那就只能靠自己了。

  腊月二十五,书院休沐。

  修身院的人基本都走光了,但天地院还有六七成人留在这里。

  “周兄,安兄,你们不走?”

  李长安基本上是每隔十几个呼吸就看一眼时间,椅子上好像长了钉子似的,坐立难安,总算熬到散值,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回去。

  “走什么?待会儿我们还有杨宣去教坊司喝花酒,你去不去?”周子瑜一手撑着下巴无聊说道。

  上次喝完酒之后,三人的关系更好了一些,又介绍了几个玩得来的,关系逐渐熟络起来。

  “算了,我家里还有人,没这个兴致,等下次吧。”李长安果断拒绝。

  安南突然凑过来,幽香沁鼻,语气轻佻道,“总是搪塞我们下一次,太白兄不会还是个雏儿吧?”

  周子瑜立马来了精神,“真的?不会吧?”

  走过来的杨宣诧异道,“什么雏儿?教坊司新来的吗?”

  李长安翻了个白眼,没好气道,“懒得搭理你们,我先撤,有事用身份玉牌找我。”

  说完,撒腿开溜。

  ……

  腊月三十,除夕,清晨,

  李长安从暖烘烘的被窝里爬起来,柳知音恰好从对面走了出来。

  原本北屋除了中间正堂外,还有东西两间房,一间用来做卧房,另一间当做书房。

  结果柳玲珑偏不肯,占了西房,柳知音没办法只能跟着睡了过来。

  东厢房则是做了书房。

  “二郎,怎么不多睡会儿?”柳知音上前给李长安披上袄子,柔声问道。

  “没事,我和嫂嫂一起做饭,吃完饭贴对联。”李长安笑道。

  屋子里还算暖和,但是屋外却冷如冰窟。

  李长安重新燃起炭炉,搓搓手跟着柳知音跑进厨房。

  “冰糖已经做好了,待会儿敲下来就可以了。”

  李长安掀开厨房角落坛子上的封布,用力掰下坛壁上凝结出来的一小块冰糖,献宝似的走到柳知音跟前。

  柳知音心里不自觉涌起一股暖流,笑眼里又多了几分柔情。

  “来,尝尝。”李长安捏着冰糖递到柳知音嘴边。

  柳知音的脸瞬间浮起粉红,眼眸里平添一丝水色。

  犹豫了片刻,柳知音还是慢慢张开嘴。

  甜,还有一股茶香,甜而不腻。

  李长安似是没有察觉到柳知音的异样,也往嘴里扔了一块,咂咂嘴道,“待会儿给玲珑也尝尝,这小丫头都缠了我好几天了。”

  “玲珑其实也不小了,好多像玲珑这么大的可都成家了。”柳知音抬起眸子,看向李长安,

  李长安怔了怔,心里猛地泛起一丝酸涩,嗓子也开始发干,“嫂嫂……准备怎么做?”

  “太好啦,那我明天就嫁给哥哥。”

 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欢呼,裹得圆乎乎的柳玲珑开心地跑了进来,从后面一把抱住了李长安,蹦着想把小脑袋架在李长安的肩膀上,

  “哥哥,我要给你生孩子!”

  李长安满头黑线,心里的那丝不舍瞬间消散,“快下来。”

  “我不。”

  “再不下来我可要揍你了。”

  “我就不,把我揍哭了,哥哥你也会难过的。”柳玲珑不依地贴着李长安的后背。

  “你还想不想吃冰糖了?”李长安祭出了杀手锏。

  果不其然,柳玲珑松开了李长安,探出脑袋,眨巴着大眼睛,“哪儿呢?好哇,哥哥,你怎么跟姐姐背着我偷吃?”

  李长安扯了扯嘴角,很想把偷吃这两个字,好好跟柳玲珑解释一下。

  经不住柳玲珑折腾,李长安只能老老实实去敲冰糖。

  看着围在李长安旁边,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柳玲珑,柳知音的心越发柔软,也好,这样咱们一家就能永远在一起了。

  吃完早饭,李长安和柳玲珑就开始闹哄哄地准备贴对联。

  “哥哥,今天晚上咱们吃什么?”柳玲珑帮着搅拌浆糊。

  “不是刚吃过早饭吗?怎么又想着吃完饭了?”

  “可今天是除夕啊,要守岁,肯定要吃好吃的啊。”

  “放心,到时候有你吃的。”柳知音烧了一壶热水倒进桶里,拎着一块腊肉搓洗。

  “我可是要吃很多很多好吃的才行。”柳玲珑嘟着嘴,显然对腊肉不是很满意。

  “为什么要吃那么多好吃的?”李长安笑着问道。

  柳玲珑拍了拍胸脯,欢快的像一只小鹿,“因为要给哥哥生孩子啊,生孩子不得吃好吃的吗?”

  李长安几欲吐血,从跑进厨房那时候开始,生孩子已经快要成为柳玲珑的口头禅了。

  轻敲柳玲珑的小脑门,李长安无奈道,“小丫头片子,赶紧干活。”

  “哼。”柳玲珑仰着下巴,“这几天,我和姐姐每天都泡哥哥配的药汤浴,很快就是大人了。”

  听到这里,李长安不禁多看了几眼柳知音和柳玲珑,药汤浴的效用慢慢才能体现,但泡了五天,的确也能看得出些许变化。

  好像变白了,就连嫂嫂和小妹手上的薄茧也在褪去,脸色也越发红润,白里透红。

  “我不开心!”柳玲珑一脚踩在李长安的脚面上,“哥哥看姐姐,比看我看的多,刚刚看了姐姐七次,看我只看了五次。”

  一句话喊出来,李长安和柳知音的脸刷的一下子变红了。

  “柳玲珑,你是不是皮痒痒了?”李长安色厉内荏地喊道。

  “略略略……”柳玲珑吐着舌头跑到柳知音旁边,捧着小脸蛋,

  “姐姐,我们一起嫁给哥哥好不好?但是要说好,我要先生孩子,这样就能让姐姐的孩子,管我的孩子叫哥哥。”

  柳玲珑果然没有逃得过一顿打,又羞又急的柳知音,再也顾不得羞赧,一把抓住柳玲珑,噼里啪啦对着屁股就是一顿揍。

  “啊……哥哥救我,姐姐要把你娘子打死了。”

  “呜呜……姐姐,你是想独占哥哥吗?所以想打死我?”

  “哇……这么长时间以来,姐姐看哥哥的眼神就不对,我就知道……”

  打了一顿之后,柳玲珑果然老实了。

  但是柳知音却羞的脑袋都抬不起来,手里的腊肉都要搓秃噜皮了。

  李长安脸皮再厚,也经不住柳玲珑这么念叨,进厨房开始炒底料。

  今天除夕夜,总得做些好吃的。

  ……

  天色渐晚,总算清闲了下来。

  李长安在院子角落,面朝北方,烧了纸钱,然后才回到屋子里。

  一家人围坐在炭炉旁边,桌上摆满了好菜,柳玲珑旁白还有一筐子今天出去买的瓜子花生小吃零嘴。

  “二郎,今天郡城里有盛大的诗会,还是书院举办的,你怎么不去?”柳知音给李长安夹了一块红烧肉问道。

  李长安摇摇头,解释道,“这场诗会事关郡文昌碑,我去了也没用,结果已经定好了。”

  虽说是休沐,但书院的动静越来越大。

  各县纷纷组织了大小不一的诗会不说,县文昌碑也全部开启,几乎把各地文人墨客都聚集起来了,声势浩大。

  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宣扬第九楼台近日刚刚确定好的《望川有感》。

  “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,你刚去书院,多结交一些好友……我和玲珑没有读过书,很多事情也帮不了你……”

  柳知音唠叨着,但话里的关切之意溢于言表。

  李长安给玲珑挑了块粉蒸肉,笑道,“这段时间还是结交了几位好友的,但比起他们,我更想陪着嫂嫂和小妹。”

  柳知音低着头吃饭,一双眸子里满是欣喜。

  柳玲珑嘟着嘴,“哥哥,我要……”

  话还没说完,李长安和柳知音就齐刷刷看过来,柳玲珑立马低下头,“好啦,我今天肯定不说了。”

  “嫂嫂,小妹,要不我教你们读书认字吧?”李长安说道。

  “真的吗?”柳知音惊喜地看向李长安,“可是会不会耽误时间?算了,二郎的时间更重要些……”

  说着说着,柳知音重新低下头,有些失落。

  二郎愿意教自己读书认字,说明二郎不嫌弃她们,愿意和她们长长久久地在一起。

  可二郎现在时间宝贵,自己和小妹决不能影响二郎。

  李长安抬起手,下意识就想敲柳知音脑袋,手举到一半就又收了回来,心里满是怜惜,自己的这个嫂嫂,把他看得比自己都重。

  “嫂嫂啊,你和小妹对我而言,才是最重要……”

  柳知音没有抬头,眼角却悄悄滑下泪水,酸涩,但心里却是暖洋洋的。

  “嘭啪!”

  “嘭啪!”

  ……

  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声巨响。

  柳玲珑放下筷子,欢呼着跑了出去,“哥哥姐姐快出来,外面开始放爆竹了!”

  “哇,又开始下雪了啊……”

  李长安笑着起身,看着双肩微微颤抖的柳知音,心里的情绪似乎满的快要溢出来,小心翼翼牵起柳知音越发柔软滑嫩的手,

  “嫂嫂,我们也出去。”

  柳知音根本不敢看李长安,羞的面红耳赤,但却没有挣开。

  一直到快要跨出门槛,柳知音才稍稍用力,李长安也顺势放开了她的手。

  柳玲珑在院子里蹦蹦跳跳,发出喝哧喝嗤的笑声。

  李长安抬起头,任由雪花落在脸上,好让心里的火热稍稍降温。

  郡城上空飞起一盏盏祈愿灯,随风飘动。

  书院方向,灯火通明,甚至还能听到一阵阵欢呼,响彻天空。

  “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,希望我们一家人明年能平平安安。”柳知音的声音温柔软糯,看了看李长安,又看了看柳玲珑,怎么看都看不够。

  等到郡城上空响起悠长的钟声,

  柳玲珑冲李长安咧开嘴巴开心地大声道,“哥哥,我要给你生孩子!”

  李长安刚想抬手。

  柳玲珑立马跳开,咯咯笑着,“已经是新的一年了,我可以说了的。”

  “你看你笑的,嘴巴张那么大。”李长安无奈道。

  “哥哥,你有什么愿望?”柳玲珑又凑过来,眼巴巴地看着李长安,柳知音也看向李长安。

  “我啊,肯定希望我们一家人健健康康,平平安安啊。”

  “不算不算,这个愿望姐姐已经许过了,哥哥要换一个,这样我们就能多一个愿望了。”柳玲珑抱着李长安的胳膊晃啊晃。

  “那我还真想不到……对了,我希望再来一百个愿望!”

  “呀,哥哥你赖皮……”柳玲珑“咬牙切齿”扑在李长安身上。

  屋子里炭火烧着,温暖如春,一家三口其乐融融。

  李长安看向门外飘落的雪,脑海文宫中,文气翻涌,汇聚成笔。

  青铜色的古朴文箓上,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正楷小字,

  “《登第九楼台》”

  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”

  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注:《登第九楼台》改自《登鹳雀楼》,名字稍作修改。